中文名称: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刊物语言:中文
刊物规格:A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国教育部
创刊时间:1981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5259/R
国际刊号:1673-677X
邮发代号:
刊物定价:408.00元/年
出版地:北京
时间:2025-10-28 15:07:38
医学科研论文是医学领域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其各部分写作都有特定的规范与技巧。准确、清晰地撰写论文各部分,不仅有助于提升论文质量,还能更好地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接下来,我们将对医学科研论文的 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Discussion 这四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析。
Introduction 作为研究论文的开篇部分,犹如一场精彩演出的序幕,承担着奠定研究基调的重要作用。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读者与研究的内核,引导读者逐步走进研究的世界。在此部分,作者需系统且有条理地阐述研究背景,如同绘制一幅研究领域的地图,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基本情况;阐明开展此项研究的动因,就像解释为何要踏上这次探索之旅;明确提出研究假说,这是研究的核心指引,如同在旅途中设定明确的目的地;并简要概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让读者知晓将如何到达目的地;同时解释该研究的重要价值,强调这次探索的意义所在。
通常,Introduction 应涵盖以下四个核心要素:
这部分需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如同用精炼的笔触勾勒画卷,用 6 - 8 句话精准勾勒出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况。撰写时务必紧扣文章主题与核心,就像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描述,避免引入无关或过于发散的内容,防止偏离研究的主航道。例如,若研究是关于某种新型抗癌药物的疗效,那么背景知识就应聚焦于该癌症的发病机制、现有治疗手段及其局限性等方面,而不是过多涉及其他无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明确指出当前研究领域中存在的关键未知点,这如同在已知的地图上标记出尚未探索的区域。同时,需强调揭示这一未知点的重要意义,凸显填补研究空白的价值,就像强调探索这片未知区域能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益处。为解答这一未知问题,需提出具体的研究假说,并据此展开科学研究,如同为探索未知区域制定详细的计划。例如,已知某种疾病的发生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但尚不清楚该基因突变如何影响疾病的进程,那么就可以提出关于基因突变与疾病进程关系的研究假说。
研究假说应基于以往研究,形成可验证的推理与猜测,它是研究的核心假设,就像建筑的设计蓝图。在撰写时,需注意规范表达,避免研究假说的缺失或表述不当,防止出现逻辑混乱或表意不明的情况。建议使用第一人称,如“We hypothesized that...”或“Our hypothesis was that...”,避免采用“It was hypothesized that...”的被动语态,这样能使表达更直接、主动。同时,注意时态运用,如“We hypothesiz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ALP correlates with blood glucose levels.”(第一个动词用一般过去时,第二个动词用一般现在时),这种时态的运用能准确体现研究假说提出的时间和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若无法提出明确的研究假说,则需在介绍部分明确研究目的,如定义、详细说明、明确事物性质或本质、描述新事物等,以凸显研究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就像说明为什么要立即开展这项研究。
最后,应简要概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即总的研究策略,这如同为探索之旅规划路线和选择交通工具。它能让读者对研究的整体框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阅读论文做好铺垫。
这四个部分的篇幅分配可类比为倒置的漏斗。背景知识介绍相当于漏斗的最大边,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背景视野;未知的科学问题位于漏斗的斗部与颈部结合处,是研究的核心焦点;而研究假说与策略则构成漏斗的颈部,逐渐引导读者聚焦到研究的具体方向和方法上。
Methods 部分的核心目标是详细阐述研究过程中所实施的具体操作,它就像一本详细的操作手册,为其他研究者重复研究提供准确的指导。
材料与方法部分至少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需详细说明研究类型,如随机分组、双盲、对照等,这些研究设计类型就像不同的实验框架,决定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例如,随机分组可以减少选择偏差,双盲设计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对照设计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同时,阐述主要的治疗、干预、处理方法等,让读者清楚研究具体是如何进行的。
若研究对象为人,需明确病人的来源、纳入与排除标准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就像筛选研究对象的筛子,确保研究对象符合研究的要求。例如,研究某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那么病人的来源可能是某医院的心血管内科,纳入标准可能是年龄在 40 - 60 岁之间、确诊为该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标准可能是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若研究对象为动物,则需说明动物的种类及其特殊性,如小鼠的品系、年龄、性别等,此外,还需明确实验材料的来源及获取方式等细节信息,并具体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情况,让读者了解研究是如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如死亡率、生存率、生存时间,或某种疾病公认的指标等,这些观察指标就像研究中的“尺子”,用于衡量研究的效果。在确定观察指标时,需详细告知实验室检查的方法,让读者知道这些指标是如何准确测量的。例如,测量血液中某种蛋白质的含量,需要说明采用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的型号和精度等。
包括统计软件的选择、统计方法的运用以及数据的处理等,需尽量详细完整。统计软件就像研究中的计算工具,不同的统计软件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统计方法就像数据分析的“钥匙”,用于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数据的处理则包括数据的清洗、整理、转换等,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例如,选择 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 t 检验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等。
相较于其他部分,Methods 是医学研究论文中相对容易撰写的部分。然而,此部分必须提供足够的研究细节,以确保其他研究者能够重复你的研究,就像提供一份详细的菜谱,让其他人按照步骤做出同样的菜肴。在撰写时,建议采用小标题进行有条理的叙述,通常以实验材料的来源及获取方式等描述为开篇,接着逐项介绍所进行的实验,使内容层次分明,易于阅读。
Results 部分应直接明了地阐述本研究的发现,它就像研究成果的展示窗口,让读者清晰地看到研究取得的成果。在此部分,要避免再次详细描述研究方法,就像在展示成果时不需要重复制作过程;也不应在结果部分阐释发现的意义,这将在后续的 Discussion 部分进行。
此外,结果部分列出的所有发现,均应在 Methods 部分找到对应的方法描述,且最好保持书写顺序的一致性,这就像确保每个成果都有其产生的依据和顺序。建议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整理和展现研究结果,使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
图和表格的整理是展示研究数据结果的关键,它们就像直观的数据呈现工具,能让读者更快速、准确地理解研究结果。务必注意拟投稿杂志对于图表数量和形式的要求,不同的杂志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就像不同的舞台有不同的表演规则。并检查图、表及结果文字中数字的一致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文中提及图或表中的内容时,需确保指代清晰明确,就像在指引读者查看特定的展品。此外,医学研究论文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被动语态,第三人称及动词尽量采用一般过去时态,这样能使表达更直接、准确。
Discussion 部分的意义在于深入阐述本研究的重要性、填补空白的价值,以及对研究思路或临床实践的贡献,同时提出基于本研究发现的进一步实验方向,它就像对研究成果的深度解读和拓展。在讨论部分,首先应简要概括自己的研究结论,就像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炼;然后将自己的研究与领域内已有的文献进行比对分析,阐释本研究发现的重要性和创新点,就像将自己的作品与其他优秀作品进行比较,突出其独特之处;并提出不足及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当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以往研究不一致时,应采用积极的语调进行描述,而非消极的语调。例如,消极语调的描述为:“Unlike our study, a previous trial showed that drug B was effective. However, the patient selection criteria used in that trial were unrealistic. Failure of the previous trial to includ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isease probably accounts for the positive findings of that trial.”这种描述方式容易让人觉得是在贬低他人的研究,带有攻击性。而积极的语调则这样描述:“Unlike our study, a previous trial showed that drug B was effective. However, unlike the previous trial, our study group included a high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isease. This difference in patient groups may account for the different results.”可以看出,积极语调的效果截然不同,不仅更加客观,而且让审稿人或原作者更容易接受,体现了对不同研究的尊重和理性分析。
在研究结论部分,需用语言阐释、概括和论述自己的发现,切记避免重复研究结果中的数字,就像在总结经验时不需要再次罗列具体的数据,而是要提炼出核心的观点。在与他人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时,需注意不要遗漏重要的相似或相关的研究,同时运用改写、缩写、概括总结等技巧,避免全面或无意义的陈述,避免用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分析应尽量客观、全面,就像在进行一场公平、公正的学术讨论。
讨论中一定要论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因为这说明作者已经意识到研究的局限性。自己提出这些不足可以钝化审稿人的批评,同时还有机会解释这些局限性可能并非真正的局限性,而是由于系统误差或非人为因素等造成的,就像在承认自己作品不足的同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使读者更能理解研究的实际情况。
展望部分主要阐述研究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引申意义,以及基于这些发现,在基础研究和临床中我们还能进一步做些什么。然而,展望需切合实际,避免天马行空地胡乱发散,就像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时要基于现实情况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确保展望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总之,医学科研论文各部分的写作都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要求,只有准确掌握并运用这些技巧,才能撰写出高质量的医学科研论文,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